应赣南医学院邀请,我校党委选派了赵峤、郇波、吴浩岚、王鹏博、沈阳5名研究生和梁怡凡、田滨瑶、陆欣欣、卜忠奇、崔敬文5名七年制学生,在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郭秀芝的带领下,组成了红医学子赣南社会实践团参加了“寻访红色足迹,传承红色基因”学生骨干创新实训营活动。

近30小时的旅途,挡不住他们投身社会实践的热情,近40度的高温,打不退他们寻访红医足迹的步伐。7月10日至16日,一周的活动时间。江西赣州,红都瑞金,于都车溪,对红医学子赣南社会实践团来说,是一段珍贵的回忆。从课堂讲解到旧址参观,全方位回顾了”红医摇篮"的起源和发展,展现了老一辈红医人政治坚定,不怕艰辛,团结一致,为民解忧的可贵精神,他们深受感触,并深入思考如何在新时代继承和发扬红医精神。重温光荣校史,进而转化成行动,下乡实践,为当地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,将他们炙热的青春谱写在了江西这片红色的土地上。
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青年要成长为国家栋梁之材,既要读万卷书,又要行万里路,要在社会实践和社会活动中树立对人民的感情、对社会的责任、对国家的忠诚。“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",青春红医精神要在社会实践中才能闪光。根据当地实际情况,近七成的孩子都是留守儿童,而且他们的成长状况不容乐观。为了帮助留守儿童健康地成长,实践团来到于都县车溪乡,开展家访调研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、家庭情况;建立留守儿童健康档案;举办"小药箱"健康知识讲堂和张贴防溺水宣传标语等一系列活动。

于都县是长征的起点,是“地球上红飘带”的源头。我校作为唯一一所跟随工农红军走完长征全程的学校,新时期的红医学子也将长征精神带回了于都。他们在车溪乡中心小学职工宿舍住宿,这里没有空调,没有浴室,没有无线网,他们讨论活动时汗水几次湿透衣服,但仍然事无巨细,认真安排,为的是尽可能地帮助到这里的孩子们。晚上闷热难耐,团队里的女生们主动为男生腾出一间条件相对比较好的房间。男生们也开动脑筋,利用简单的几把凳子,几捆凉席,几挂蚊帐在阳台上开辟了新的天地。简陋的地铺,却有了意外的惊喜,躺在凉席上,一睁眼便是璀璨的星空。一早,天刚蒙蒙亮,车溪乡就已升起袅袅炊烟,男生们主动地早起赶去三四里地外的镇子上采购早餐。在实践团,团队的成员思维活跃,各抒己见,也配合默契,共同缔造了“革命友谊”,即使生活艰苦,但是都处理得有条不紊,而且他们有着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,欣赏自然美景,仰望星罗棋布的夜空,沉静心灵,坚定青春理想!

在实践活动中,看到孩子们一张张纯真的笑脸,他们更感到付出的辛苦是值得的。他们教小朋友科学的洗手方法,三十个小朋友都非常配合,跟着“老师"一起张开双手学习;他们检查小朋友们的牙齿,发现有一个牙体表面色素沉着的孩子,咨询了他们的口腔医院老师,给孩子提出了疑似诊断,并联系其马上到医院检查;他们给小朋友们介绍野浴的危害和如何防雷电伤害,即使教室里不能放映幻灯片,他们在黑板上画简笔画,或是展示手机上的图片让孩子们记住血吸虫病人的样子,让他们远离野浴;他们独立制作了小药箱的使用说明书,防止孩子们记不住所讲的药品用法,方便孩子们日后对药品的使用。孩子们听课的神态让他们找到了自己儿时的影子。他们的良好发挥也赢得了孩子们的欢迎。在家访当天,有一个小朋友一直带领着他们在街上穿梭,让他们顺利走访留守儿童家庭……


七天很快就过去,到了活动的尾声,他们和小朋友们互相留了联系方式,力求把关爱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当成一项长久任务。
红医学子赣南社会实践团在“寻访红色足迹,传承红色基因”学生骨干创新实训营活动中收获了很多,他们在毕营仪式上的精彩汇报赢得了热烈掌声。队长赵峤表示,将不负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殷切期望,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,将红医精神不断传承、弘扬!
信息来源:红医学子赣南社会实践团 编辑:党委宣传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