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月21日下午,学校在综合楼805会议室召开校史剧《红医摇篮》剧本研讨会,会议就进一步提升校史剧质量,大力弘扬红医精神,构建高质量“大思政课” 进行深入交流。著名编剧、原辽宁省文化厅艺术处处长孙浩,国家一级舞美设计师、沈阳师范大学戏剧艺术学院教授陈家财,辽宁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郑永为、韩宁,保利大剧院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盛晴,《红医摇篮》导演、编剧李松参加会议。校党委常委、副校长刘强,校党委常委李晓娜出席会议,校团委副书记韦旭楠主持会议。

刘强强调,我校被誉为“红色医生的摇篮”,《红医摇篮》校史剧以中国医科大学的建校历史为剧作原型,挖掘红色资源,弘扬红医精神,讲好红医故事,充分展现了医大近百年的发展历程及情系人民、服务人民、医德高尚、医术精湛的医者仁心。中国医科大学始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,坚定不移地继续深挖医大校史,以更加严谨的态度和专业的方法,将校史中的典型人物、典型事件与艺术创作进行紧密地结合,使《红医摇篮》校史剧更具历史底蕴与文化内涵。学校会加大投入力度,继续精心打磨作品,提升作品的质量与艺术水准。此外,还将推动剧目“走出去”,扩大作品的社会影响力,提升学校的文化声誉与艺术形象。
李晓娜表示,学校始终坚持以红色铸魂、汲取红色智慧、赓续红色血脉、传承红色基因。《红医摇篮》是通过话剧的艺术表现形式,用最直观、最立体的方式,把中国医科大学深厚的历史底蕴和鲜明的红医文化特色,呈现在广大师生面前,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思政教育,打造红医“大思政课”品牌,用红医精神激励、引领年轻学子。学校也将全力加大宣传力度,积极支持剧目的后续精进工作,助力剧目不断完善与发展。

各位专家对本剧给予高度评价,对本剧的戏剧仪式感和艺术价值给予了充分肯定,同时该剧在大学思政教育方面也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,并医学生演员们的热情与努力给予赞扬。专家们在认可本剧优点的基础上,从剧目定位、表演细节、舞美设计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,为剧目进步发展提供指导。
下一步校团委将继续进行《红医摇篮》的排演工作,延续优点、完善不足、创新发展,以戏剧形式宣传校史文化,传承红医精神,讲好红医“大思政课”。
信息来源:团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