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学美术教研室成立于1950年,红色血脉伴其成长、发展。早在1941年中国医科大学建校十周年展览中,医学美术挂图就是当时的主力展品,教员和同学用白布绘制的解剖学挂图及各种手术挂图共302件。毛泽东同志来到学校并参观了中国医科大学建校十周年展,他仔细观看了各种展品,频频点头,并在留言簿上题写了“办得很好”四个字。朱德同志在参观展览后也为学校写下了“埋头苦干”的题词,充分肯定了中国医科大学的红医精神与医学美术取得的成绩。教研室一直秉承医学及艺术发展的路径,以意大利文艺复兴开始的解剖学绘画为范本,以服务中国医学教育与实践为目的,以推动中国医学美术发展为己任,坚守学科中国特色,一直领先国内医学美术领域,并与国际并行发展,学术成果获得国内外专家学者的认可和大量引用。
教研室现有专职教师6人,其中副教授2人、讲师4人。承担医学美术、国画、书法、创想手工、医学教育技术、摄影等课程。教研室主任、教师在中华医学会担任重要职务,多次连任中华医学会教育技术分会医学美术学组组长、医学摄影学组组长、青年委员等。
教研室出版了大量的图谱、教材、挂图,广泛为医学科学研究、医学教育、社会医学普及服务,使用人数逾千万。其中,四本专著被台湾出版机构引进在台湾出版发行。教研室曾获得国家卫生计生委(原卫生部)、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(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)等多项奖励,包括国家图书奖1项,国家科技图书奖3项,全国高等院校优秀教材中青年奖1项,辽宁科技进步奖2项,科技成果奖1项,辽宁省教学成果奖1项。其中《系统解剖学彩色图谱》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;获第十一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二等奖;《局部解剖学彩色图谱》获第六届获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;《解剖组织胚胎学图谱》获全国优秀教材中青年奖;《组织胚胎学彩色图谱》获北方十省市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;《人体解剖学彩色图谱》获辽宁省新闻出版局优秀图书一等奖;《胃癌的X线诊断》获辽宁省政府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,获得辽宁省科技成果奖,《人体解剖学挂图》获辽宁省教育成果奖二等奖。
教研室非常重视学术成果的转化,积极利用学术成果孵化各种衍生产品,教研室主任被聘为国家重点出版工程多媒体《中华医学百科全书》人体解剖学卷常务编委、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医学分社技术顾问、高等教育出版社“解剖学数字课程及系列规划教材建设委员会”主任委员。